center
  Beijing Hospitality Institute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1月 25年
院校概述 · 招生简章 · 公告汇总 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北京市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Beijing Hospitality Institute)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成立于2008年,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以酒店管理专业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民办高校,是中国第一个获得洛桑学术认证的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2023年联合招收港澳台侨学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2月22日


为做好2023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根据国家普通高校联合招生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联招[2023]1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简章。

一、学院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简称:中瑞)建于2008 年,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是北京市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民办)。学院专注于酒店及泛服务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培养的学生均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中瑞秉承“育人教书”的办学理念,奉行“尊重、专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践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校训,致力于建设一所特色鲜明、业界认可、师生喜爱、亚洲一流的国际化、应用型大学。中瑞以酒店及泛服务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打造领先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围绕就业细分,延展出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及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形成了以酒店管理专业为核心的特色精品专业群。

中瑞引进和借鉴世界顶尖大学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核心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设备均与国际接轨,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专家全程参与教学标准的制定和教学督导;国际五星级酒店及泛服务行业的高管和具有丰富高校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共同受邀授课;同时业界顶级专家带领中瑞具有丰富经验的业界教师和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学界教师共同编写符合行业实际、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教材,使中瑞课程紧密结合酒店及泛服务业发展。中瑞为学生搭建了高层次、高品质的国际化教育平台。通过分段联合培养、学分互认、课程对接等形式搭建了双学位、本硕衔接、交换学年(含海外实习)和短期游学等多种模式的项目群,共享中西方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升学历、丰富阅历、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中瑞在培养国际化、应用型管理人才方面得到了业界、家长和教育部门的高度肯定,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的同时也赢得了各方合作伙伴的信赖,就业合作单位超 200家,是国际高端品牌酒店招聘的首选。学院已累计培养毕业生8000多人,他们作为中瑞的名片深受行业青睐,就业起点高、发展好、上升快,在酒店及泛服务业成就事业。

二、本科学制

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修满学分,到达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规定条件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管理学学士学位,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三、招生专业和人数

1. 招生专业:酒店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各专业文理兼招。

2. 2023年我校计划招收学生5名。

四、报考条件   

1.热爱祖国、品德端正,符合教育部体检要求;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

2. 港澳地区考生,具有①《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和②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

3. 台湾地区学生,具有①《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和②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4. 华侨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即2021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即2018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的,也可参加报名。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5. 理念认同:报考我院考生需认同我院根据酒店行业所特别要求的教育理念和严格的行为规范,进入教学区需着商务正装。

 

五、报名及考试

报名时间为2023年3月1日至3月31日,其中2023年3月1日至3月15日为网上报名时间,3月16日至31日为报名确认时间。采用网上报名和报名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港澳合考生实行网上报名确认,华侨考生实行现场报名确认。

1. 网上报名 (包括所有考生)

(1)网报入口:全国联招管理系统考生端 (以下简称报名系统),网址: https://www.eeagd.edu.cn/lzks/

(2)网报流程:注册——输入报考信息并上传材料——上传照片——缴付报考费(仅限内地考区,550元人民币/人)——预约现场确认时间( 仅限华侨考生)——提交报名确认。报考费一旦缴交,恕不退还。

(3)考生应上传个人证件正反面照片,所持 《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合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合湾居民居住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均应在有效期内。 

(4)考生应提供其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的证明材料。应届高中毕业生须上传毕业中学开具的毕业证明及高一到高三上学期的成绩单正本。往届生须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中三年成绩单正本。持国外学历的考生须同时上传我国驻外使(领)馆对其学历证明材料所做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是否学历教育)。

(5)持港澳地区学历的港澳合考生须在毕业中学所在地报考。

2. 网上报名确认(仅限港澳合考生)

港澳台专生实行网上报名确认,由各考区负责确认在本考区专试的港澳合考生报名资格。考生应及时登录报名系统查看确认结果,确认不通过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有关信息并再次提交,逾期不再受理。选择在香港、澳门参加考试且报名确认通过的考生须按报名点要求按时缴交报考费,否则不予参加考试。

3. 现场确认报名(仅限华侨考生)

华侨考生实行现场确认报名,由广州报名点(暨南大学)负责。考生在现场确认报名时须向报名点提交以下报名资料,所有提交的资料需为正本,其中应届生毕业证明、成绩单、国外学历及华侨居留权认证书须留下备查。1与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法律关系的证明文书(如考生父母均已离世,需出具考生父母华侨身份证明、死亡证明等相关法律材料);2由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本人及其父母一方获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时间及两年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问),或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的连续时间及5年以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3考生本人及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4网报时提交的学历证明材料原件。若定居在尚未与我国建交国家,须出示同我国和其定居国均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使(领)馆办理的居留权认证,和我国驻第三国的使(领)馆开具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取得居留权的时问)。

考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到报名点现场确认报名的,须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报名点同意后方可委托亲属代理确认,确认时应出示考生身份证件、代理人身份证件、考生亲笔签署的委托书及考生报名材料。每位代理人只能为一名考生办理确认手续。

六、录取

1、确定录取名单。在收到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报送的考生信息和联考成绩后,我院将择优录取,经学院审定确定最终录取名单。被录取的考生将由我院以电子邮件形式通知本人;

2、发放录取通知书。学院在与被录取考生通过电子邮件沟通确认后,按照考生提供地址寄发我院录取通知书,请注意查收。

七、入学与在校管理

1. 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中瑞酒店管理学院港澳台侨学生报到指南》来校报到,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所在学院请假,并或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又未请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2. 新生入校后,我校将核查其入学资格。但凡不符合录取条件或弄虚作假者,我院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3. 港澳台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均按我院本科生相关规定执行。

八、收费标准

学费:酒店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均4.98万元/学年,酒店管理(国际课程班)5.98万元/学年;

住宿费:2800元/学年(五人间);

备注:以上收费标准如有变动,以实际备案为准。

九、注意事项    

1. 考生除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最新印发的《普通高等学院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上规定的不能录取的情况外,根据本院的专业培养要求和行业从业要求等特点,对有下列疾病或缺憾者,学院不予录取:

(1)色盲;

(2)肢体残疾;

(3)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

(4)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

2. 入学后,学院将对新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对复查后发现不能进行正常学习的考生,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十、咨询方式    

学院全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邮编:102601)

学院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工业区田园路11号

部    门:港澳台侨事务办公室

联 系 人:胡老师

电  话:0086-10-89280529

网址: http://www.bhi.edu.cn/ 

电子邮箱:hu.xiuying@bhi.edu.cn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工业区田园路11号



65 01/A
院校简介

资料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成立于2008年5月,是经教育部批准、计划内招生、国家承认学历的四年制本科大学(民办)。


  办学十余年来,中瑞酒店管理学院紧密围绕旅游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办学,在吸收世界各国知名酒店管理应用型大学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以酒店管理专业为特色,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秉承“学以致用”的校训,坚持养成式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已经成为国内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典范,在符合业界实际的课程设置、自主编写的教材、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和独特的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了国内酒店管理专业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 “中瑞模式”,被酒店业界誉为培养中国酒店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优势专业包括: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健康服务与管理。学生毕业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


  学院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校园由教学行政区和生活服务区两部分组成,教学设备功能齐全,生活配套完善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幽静,安防设施标准完备。


  学院奉行“尊重、专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和养成式教育的理念,倡导师生平等,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并参与学院管理,营造中瑞特色的校园文化。着力培养学生掌握三个能力和两个习惯:Hand(动手)、Head(用脑)、Heart(走心)、Health(身心健康)、Happiness(快乐学习、工作、生活)。


  学院共有专任教师近200名,超过60%具有丰富经验的酒店高管工作经历,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顾问团队深度参与教学,为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通过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学术会议等形式,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12个国家26所高校建立了密切联系,每年有近百名师生到国外交流学习、实习实践。


  学院围绕办学目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目前已经和万豪、希尔顿、雅高、香格里拉、凯宾斯基、凯悦等世界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全国28个省市以及新加坡、美国、阿联酋等国家的两百余家酒店企业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学院实习生、毕业生受到业界和社会广泛的欢迎。


  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建设一所特色鲜明、亚洲一流、业界认可、师生喜爱的应用型酒店管理大学,使中瑞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酒店及服务业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


资料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4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北京市面向港澳台招生院校鏈接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大学 - 校徽


image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2025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2024年联合招收港澳台侨学生简章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2024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2023年联合招收港澳台侨学生简章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2023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2022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官網鏈接


center

大學概況


中文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外文名
Beijing Hospitality Institute
创办时间
2008年5月
创办人
李伯潭 、甘连舫、张力
办学性质
民办
学校类别
综合类独立学院
学校特色
普通高等院校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现任领导
高松涛(院长)、张怀林(党委书记)
本科专业
5个
校    训
学以致用
地    址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工业区田园路11号
院校代码
1420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 学以致用 」

版權聲明
 
註:點擊學校名稱進入院校本站主頁,查看院校詳情、报考公告、简章目錄等。(共計:428所,更新:2025年4月23日)

 

最新高考汇总

2025年
招生院校

2025年4月23日

2025年
本科生招生

2025年1月15日

2025年
研究生招生

2025年1月10日

2025年
报考指南

2025年1月10日
To Top